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beat365概况 集团简介 董事长致词 发展战略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集团产业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平台创新 国际创新 产品中心 智慧显示终端 电致变色玻璃 模拟芯片 5G非导新材料镀膜 超高清传媒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智能教育 智能金融 智能办公 智能医疗 智能交通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 集团动态 媒体报道 商务合作 销售代理 产品直销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理念 人才培养
BEAT365

媒体报道

365体育海南: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 开工建设卫星部组件制造中心、火箭大部段制造

来源:BEAT365 发布时间:2025-08-04

  海南印發《海南省加快構建具有特色和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

  其中提到,加快培育商業航天全產業鏈。著力培育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產業集群,建設航天重大科創基地,壯大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推動發射場核心能力提升,加快發射場二期和配套設施建設。推進衛星超級工廠建設,開工建設衛星部組件制造中心風吹亞吉拉、火箭大部段制造中心等項目365體育,積極引進商業航天企業布局總裝總測能力,推動星、箭、場一體化發展。發揮行業龍頭帶動作用,依託海南衛星數據與應用研究中心、海南省航天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和平台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應用等。到2027年,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圍繞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培育壯大以三大未來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代表的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特色產業,升級提質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為代表的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優勢產業,推動產業補鏈延鏈、優化升級,制定本方案。

  到2027年,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70%左右,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深入推進,旅遊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接近30%。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力爭2027年全省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17%。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形成“接二連三”協同發展格局,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

  立足資源稟賦風吹亞吉拉,充分發揮氣候溫度、海洋深度、地理緯度比較優勢,持續培育壯大種業、深海、航天三大未來產業,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培育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一)發展壯大種業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南繁硅谷”,大力發展“種源、種業、種市”南繁產業。圍繞種業基礎性前沿性研究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打造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運算為重點的重大科研設施平台,積極引進國家級種業科技創新平台、科研教學機構。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推動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培育壯大生物育種新業態,打造一批種業優勢企業,做強科研服務型南繁種業CRO企業。到2027年,崖州灣現代種業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

  (二)推進深海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國家重大戰略緊迫性需求為牽引,以打造智能制造共享平台為產業化突破口,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和實現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目標。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海洋油氣礦產增儲上產,開展重點區域“多氣合採、多能利用”潛力評價和深海油氣田開發關鍵技術研發,積極推進重點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生產性試採。做大海洋新能源產業,謀劃推進海上風電制氫制醇及加注一體化示範工程。發展特色化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健全深海油氣裝備測試能力,推動鑽井儀、水下採油樹與高附加值油服產品本地生產。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創新策源地、測試中試生產性服務平台。到2027年,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科技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超過60億元。

  (三)加快培育商業航天全產業鏈。著力培育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產業集群,建設航天重大科創基地,壯大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推動商業航天發射場核心能力提升,加快商業航天發射場二期和配套設施建設。推進衛星超級工廠建設,開工建設衛星部組件制造中心、火箭大部段制造中心等項目,積極引進商業航天企業布局總裝總測能力,推動星、箭、場一體化發展。發揮行業龍頭帶動作用,依託海南衛星數據與應用研究中心、海南省航天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和平台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應用等。到2027年,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

  (四)推進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補鏈延鏈。做強芒果、鳳梨、文昌雞、東星斑、冬季瓜菜、咖啡、胡椒、橡膠、沉香等特色產業鏈。培育山蘭稻、斑斕、大葉茶等“小而精”特色產業,積極引進、培育、推廣“新奇特優”品種。支持漁業園區化、規模化、生態化發展,高標準建設文昌馮家灣等現代漁業產業園。推動果蔬清洗分揀、預冷保鮮、烘幹儲藏、產品包裝融合發展,強化糧油、肉類、堅果等行業加工增值政策應用。深化品牌建設,依託“海南鮮品”平台培育海南農產品品牌365體育。到2027年,海口高端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和定安塔嶺熱帶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產值突破100億元,老城科技新城農副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達140億元。

  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優化旅遊產品供給,壯大港航物流、現代金融等產業,做好“三篇境外消費回流文章”,做優石化新材料、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產業,打造海南優勢產業。

  (五)優化旅遊產品供給。深化“X+旅遊”融合發展,做優航天旅遊、高端康養旅遊、熱帶雨林旅遊、黎苗文化旅遊,大力發展演藝旅遊、體育旅遊、銀發旅遊等新型消費業態。謀劃高品質旅遊項目,主動對接知名國際文旅IP,形成“大項目帶動大消費”集聚效應,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核心載體。深化環島旅遊公路、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遊公路產品體系建設。積極培育熱帶濱海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全力打造高水平旅遊核心吸引物。支持三亞、陵水打造影視短劇全產業鏈。到2027年,三亞海棠灣休閒旅遊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全省入境遊客達到230萬人次,開通境外航線條。

  (六)加力提升臨港產業能級。支持洋浦港建設成為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推動洋浦港成為我國面向RCEP國家及鏈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內外貿網絡的重要節點。加快瓊州海峽通航能力擴能升級,升級瓊州海峽老舊船舶。加快洋浦“臨港產業集群+臨港物流園”協同發展,支持洋浦開展大宗商品“國際集採+加工增值+國內配送”業務。研究推進八所港開通對越滾裝航線,加快八所港高排港區建設。到2027年,洋浦港航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800億元;全省集裝箱吞吐量達600萬標箱,穩定運行集裝箱班輪航線條。

  (七)開展金融改革先行先試。推動EF賬戶試點擴容,提升海南自貿港資金跨境流動便利水平。積極爭取落地跨境資管政策試點,支持跨境資金集中運營中心集聚發展風吹亞吉拉,加快港跨境資金監測平台(二期)建設。精準釋放飛機船舶租賃SPV實質性運營認定政策紅利,吸引金融租賃、融資租賃公司來瓊展業風吹亞吉拉。到2027年,三亞中央商務區現代金融產業集群資產管理金額接近6000億元。

  (八)做好“三篇境外消費回流文章”。打贏免稅購物主動仗,推動優化離島免稅政策,拓寬“即購即提”商品清單目錄。擦亮“留學海南”品牌,持續招引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打造“1+3+N”學科專業核心競爭力,力爭2027年陵水黎安國際創新試驗區師生人數達到18000人。加快推進境外醫療消費回流,持續推動臨床真實世界數據應用試點工作走深走實,每年力爭2-4個真實世界研究試點產品獲批國內上市,爭取每年引進國際創新藥械不少于40種,到2027年醫療旅遊人數突破150萬人次。

  (九)提質升級石化產業。充分釋放原油進口“定企業風吹亞吉拉、定品種、定數量”政策紅利,促進產業鏈上下遊物料互供循環,加快形成“油頭-化身-尾”完整產業鏈條。壯大烯烴產業鏈,謀劃外購石腦油、丙烷等原料做大烯烴產業規模,差異化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穩步發展芳烴產業鏈,向下遊延伸特種聚酯和可降解材料。適度發展特種油品。推動高含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鍛長化工產業鏈。到2027年,全省石化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1600億元。

  (十)做優做強綠色低碳產業。加快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提升產品碳足蹟競爭力。支持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積極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推動臨高打造新型建築“設計-研發-制造-交易”全產業鏈,到2027年臨高新型建築產業集群產值達60億元。支持海口圍繞汽車、節能環保、禁塑等領域培育綠色制造產業集群。依託環島西線海上風電資源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力爭到2027年昌江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產值突破125億元,全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超87%。

  (十一)打造創新高地。推動海口復興城產業集群和海南生態軟件園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向創新驅動和應用驅動轉型。加速布局算力產業,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核心競爭力。基于區塊鏈、AI、技術推動數字健康、數字文娛、共享平台等業態提升能級,積極布局遊戲出海、來數加工、半導體芯片、集成電路等產業。以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高端食品加工產業和裝備制造等領域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場景推進數實融合發展。到2027年365體育,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200億元。

  強化重點園區對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撐作用365體育,完善重點園區“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園區管理模式和投融資機制,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加強重大項目招引、龍頭企業培育和產業鏈上下遊配套協作,努力將我省重點園區建成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和引領區。

  (十二)培育壯大產業集群。聚焦“五向圖強”培育特色明顯、配套完善、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集群“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重點支持海上風電、、低空經濟、現代物流、、生物制造、現代漁業、醫療康養、檢驗檢測、熱帶食品精深加工等領域培育產業集群。到2027年,產業集群帶動作用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累計培育100億級及以上重點產業集群30個。

  (十三)創新園區投融資機制。探索設立省級產業園區投資公司,靈活運用投融資和資本管理運作方式支持自貿港重點園區發展。支持有條件的重點園區發行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或資產支持證券等金融產品。充分發揮專項債的社會資本撬動作用,鼓勵符合條件的項目使用專項債券作項目資本金。

  (十四)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支持完善“五網”基礎設施、環保消防設施、學校、醫院等生產生活配套項目建設,對于符合相關條件的項目風吹亞吉拉,省財政、各市縣財政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365體育。支持多渠道增加房源供給,促進職住平衡。在重點園區內建設的安居房,可優先向符合條件的人才配售。

  (十五)強化“鏈主”招商作用。發揮重大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作用,帶動產業鏈條上下遊企業協同發展。多批次開展“以商招商”“以鏈招商”活動,組建精英招商團隊,建立持續跟蹤對接機制,精準招引標志性、引領性、示範性產業項目,不斷增強港產業鏈競爭力。用好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支持政策,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在重點園區注冊設立總部。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各市縣要強化組織領導,把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園區發展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各行業主管部門要聚焦重點產業鏈條引增量、優存量,大力引進一批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項目,為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更有力支撐。各市縣、各園區要提高站位、深化認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要素保障機制,切實發揮主體責任和屬地責任。

  (十七)完善要素保障。加大現代化產業體系財政投入力度,發揮自貿港建設投資基金撬動作用。加快構建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365體育,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和產業保險。創新產業項目供地方式。加強企業用能用水保障,優先保障重大產業項目環境容量、能耗指標需求。強化人才集聚平台載體建設,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推動海南建成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

  (十八)強化項目支撐。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項目庫,積極謀劃和培育儲備一批優質項目,及時滾動更新進入重點項目庫。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項目建設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建立項目定期調度、會商推進和跟蹤服務機制,確保重點項目盡快投產增效。

  (十九)健全統計體系。探索建立四大主導產業、全省產業園區和重點產業集群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完善重點指標監測、信息共享及信息發布機制,動態跟蹤監測數據變化,及時反映重點領域產業發展情況。

  (二十)深化政策賦能。聚焦封關運作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機遇,最大化釋放自貿港政策對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牽引撬動效能。發揮制度集成創新優勢,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開展重大產業政策動態評估,確保封關前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